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深圳经济特区私营企业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6:07:06  浏览:865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经济特区私营企业暂行规定

广东省深圳市政府


深圳经济特区私营企业暂行规定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
 (第44号)


  《深圳经济特区私营企业暂行规定》已经1995年2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

                           市长 厉有为
                          一九九五年四月九日



(1995年2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通过,1995年4月9日发布)


第一条 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和引导私营企业的发展,完善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特区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第三条 私营企业的财产和合法收入,归私营企业投资者所有,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私营企业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任何部门不得非法干预。
第五条 除国家法律、法规和特区产业政策明文规定禁止私营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行业、商品和项目外,私营企业都可以从事经营。
私营企业经营特区产业政策限制发展和其他按规定须报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行业、商品和项目,须按规定报经批准后方可经营。
第六条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产品出口型、技术先进型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允许私营企业参与能源、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
第七条 鼓励特区内外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在特区投资设立民办科技企业。
设立非科技企业的,投资者中至少应有一人在特区有住所。
第八条 设立私营企业,除经营按法规、规章规定必须经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行业、商品和项目外,申请人可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开业登记。符合开业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准登记;对不予核准登记的,应说明理由并书面
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 私营企业可以与外商在特区申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向境外投资或在境外开办企业。
第十条 私营企业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国有、集体和其他企业投资入股或进行联合经营,可以依国家有关规定兼并或收购其他企业。
第十一条 鼓励私营企业实行规模经营。符合组建企业集团的私营企业,可以依照《深圳经济特区企业集团暂行规定》组建企业集团。允许私营企业作为发起人,依法组建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二条 具备国家规定条件的私营企业或个人,申请投资开办私立学校、幼儿园、私立医院和其他公益事业的,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按规定予以审批,并给予相应的优惠待遇。
第十三条 私营企业可以根据经营需要在银行申请开设人民币、外币帐户,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外汇买卖,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第十四条 经市劳动、人事管理部门批准,私营企业可以根据经营需要向特区内外公开招聘员工,并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聘用人员的暂住户口,由企业根据市劳动、人事管理部门下达的计划指标和现行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私营企业可依照深圳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员工申办深圳市的户口。
市人才服务中心负责迁、调人员有关手续的统一报批和行政关系、组织关系及人事档案的管理。
第十六条 私营企业员工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由私营企业报市总商会审查后,报市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或参加全国专业技术资格的统一考试。有关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由私营企业自行确定。
第十七条 私营企业员工因业务活动需要出国(境)的,经市私营企业协会或市总商会审查,可向市公安部门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不得向私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对私营企业依法收费,须经市财政、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对摊派和违反规定的收费、罚款,私营企业可以拒付,并向市财政、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第十九条 私营企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偷税漏税,不得利用各种非法手段从事不正当竞争。
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文明经商和对特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私营企业,由市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法经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私营企业,由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二十条 私营企业协会是私营企业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及时沟通私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规范、约束私营企业的行为,协调私营企业之间以及私营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关系,维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引导私营企业健康发展。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过去发布的有关私营企业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1995年4月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能源部关于转发公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补充标准和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名单的通知

能源部


能源部关于转发公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补充标准和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名单的通知
现将国务院经贸办等单位“关于公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补充标准和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名单的通知”(国经贸企[1992]176号)转发给你们,有关《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补充标准请遵照执行。《通知》中公布的电力、煤炭行业大型工业企业共计328户。其中,电力大型企业219户(特大型企业18户、大型一档企业74户、大型二档企业127户);煤炭大型企业109户(特大型企业22户、大型一档企业28户、大型二档企业59户)。你们要根据中央有关搞活大中型企业的精神,为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创造条件,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关于公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补充标准和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名单的通知

1992年7月30日 特急 国经贸企[1992]1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计经委、生产委)、计委、统计局、财政局(厅)、劳动局(厅)、人事局(厅),国务院各部门,总后勤部:
根据《全国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和《关于组织申报(审批)第二批和核实第一批大型工业企业的通知》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总后勤部划分企业类型领导小组,对申报大型的工业企业进行了认真地核实、审查。在此基础上,全国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依据《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逐个严格审定。审批结果如下:全国大型工业企业3519户(名单附后),其中特大型企业123户、大型一档企业739户、大型二档企业2657户。现予公布。
全国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还对少数工业企业没有划分标准或参照标准的,组织有关部门提出标准,反复协调平衡,制定出《〈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补充标准》(附后),经审查批准,现一并公布,请遵照执行。

附1:《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补充标准
一、补充标准
轻工业
------------------------------------------------------------------------------------------------
| | | | 大 型 | 中 型 | | |
|行业名称|计算单位 |特大型 |------------------|------------------|小 型| 备 注 |
| | | |大一 |大二 |中一 |中二 | | |
|--------|----------|--------|--------|--------|--------|--------|--------|----------|
| | | | | | | | |专指中国 |
|印制工业|生产用固定|60000 |10000 |5000- |3000- |1500- |1500 |人民银行 |
|企 业|资产原值 |及以上 |及以上 |10000 |5000 |3000 |以下 |印制总公 |
| |(万元) | | |以下 |以下 |以下 | |司所属企 |
| | | | | | | | |业 |
|--------|----------|--------|--------|--------|--------|--------|--------|----------|
|造币印钞|生产用固定| |10000 |4000- |2000- |1000- |1000 | 同上 |
|工业企业|资产原值 | |及以上 |10000 |4000 |2000 |以下 | |
| |(万元) | | |以下 |以下 |以下 | | |
------------------------------------------------------------------------------------------------
建材工业
------------------------------------------------------------
|行业名称| 计 算 单 位 |大型一档 |
|--------|--------------------------|------------------|
|耐火材料|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万元)|10000及以上 |
| 企业 | | |
|--------|--------------------------|------------------|
|其它建材|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万元)|10000及以上 |
| 企业 | | |
------------------------------------------------------------
电子工业
------------------------------------------------------------
|行业名称| 计 算 单 位 |大型一档 |
|--------|--------------------------|------------------|
|电子元件|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万元)|10000及以上 |
|制造企业| | |
------------------------------------------------------------
市政公用工业
--------------------------------------------------------------------------------------------------------------
| | | | 大 型 | 中 型 | | |
|行业名称|计算单位 |特大型 |----------------------|----------------------|小 型| 备 注|
| | | | 大一 | 大二 | 中一 | 中二 | | |
|--------|----------------|----------|----------|----------|----------|----------|--------|--------|
| |实际综合生产能力|250 |100 |45 |25 |12 |12 | |
| |(万立方米/日)|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下 | |
|自来水 |----------------|----------|----------|----------|----------|----------|--------|各项指标|
| |Dg75以上供水|2500 |1000 |350 |150 |80 |80 | |
| |管道长度(公里)|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下 | |
|企 业 |----------------|----------|----------|----------|----------|----------|--------|同时达到|
| |生产用固定资产 |60000|20000|6000 |3000 |1500 |1500| |
| |原值(万元)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下 | |
|--------|----------------|----------|----------|----------|----------|----------|--------|--------|
| |年末供气户数 |120 |50 |20 |12 |8 |8 | |
|煤 气 | (万户)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下 | |
| |----------------|----------|----------|----------|----------|----------|--------|同上 |
|企 业 |生产用固定资产 |60000|15000|5000 |3000 |1500 |1500| |
| |原值(万元)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下 | |
|--------|----------------|----------|----------|----------|----------|----------|--------|--------|
| |供热面积 | |1000 |500 |250 |150 |150 | |
|供 热 |(万平方米) |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下 | |
| |----------------|----------|----------|----------|----------|----------|--------|同上 |
|企 业 |生产用固定资产原| |15000|5000 |3000 |1500 |1500| |
| |值(万元) |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下 | |
--------------------------------------------------------------------------------------------------------------
医药工业
------------------------------------------------------------------------------
|行业名称 | 计 算 单 位 | 特大型 |大型一档 |
|----------|--------------------------|----------------|----------------|
|化学原料药|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万元)|50000及以上| |
|企 业| | | |
|----------|--------------------------|----------------|----------------|
|化学药制剂|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10000及以上|
|企 业| | | |
|----------|--------------------------|----------------|----------------|
|中成药、生| | | |
|化制药及其|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10000及以上|
|他医药企业| | | |
------------------------------------------------------------------------------
机械工业
----------------------------------------------------------------
|行业名称 | 计 算 单 位 | 特大型 |备 注 |
|----------|--------------------------|----------|--------|
|轿车制造 |年生产能力(万辆) |5及以上 |两个指标|
| |--------------------------|----------| |
|企 业 |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亿元)|10及以上|同时达到|
----------------------------------------------------------------
二、新的说明
1.手表企业的标准仅指生产手表的全能厂,对来件组装电子表的组装厂,应区别于全能厂的标准,全能厂与组装厂的折算系数为1:5。
2.独立铁矿企业的生产能力标准,由按“成品矿”划分改为按“原矿量”计算。
3.鉴于国家已将“马力”计量单位废止,《划分标准》中凡按“马力”为单位的行业标准,应改为“千瓦”计量,折算系数为:1马力=0.736千瓦(公制)。
4.煤气企业
(1)年末供气户数,指本企业年末所拥有的实际居民用户数。
(2)人工煤气工业用户按10立方米/日折成一个用户,公共福利用户按2立方米/日折成一个用户。
(3)液化石油气按其使用钢瓶的种类(50公斤及15公斤两种)分别折算成一个用户。
(4)天然气工业用户按4立方米/日折成一个用户,公共福利用户按0.8立方米/日折成一个用户。
(5)不直接供应用户的独立的煤气生产企业,其年末供气户数指标按煤气实际供气能力(日供气量),按照居民用量占60%,非居民用量占40%的比例,并按居民户用量2立方米/户。日和非居民用量10立方米/户,日折算成居民用户。

附2:全国电力大型工业企业名单
企业名称 类型
一、发电企业
淮南发电总厂 特大
石景山发电总厂 特大
唐山发电总厂 特大
姚孟电厂 特大
富拉尔基发电总厂 特大
葛州坝水力发电厂 特大
白山发电厂 特大
徐州发电厂 特大
谏壁发电厂 特大
锦州发电厂 特大
清河发电厂 特大
龙羊峡水力发电厂 特大
邹县发电厂 特大
大同第二发电厂 特大
神头第一发电厂 特大
石洞口发电厂 特大
淮北发电厂 大一
北京热电总厂 大一
靖远电厂 大一
刘家峡水电厂 大一
黄埔发电厂 大一
沙角发电厂 大一
韶关发电厂 大一
清镇发电厂 大一
乌江渡发电厂 大一
马头发电厂 大一
邢台发电厂 大一
张家口发电总厂 大一
焦作电厂 大一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 大一
汉川电厂 大一
荆门热电厂 大一
青山热电厂 大一
金竹山电厂 大一
长山热电厂 大一
丰满发电厂 大一
吉林热电厂 大一
望亭发电厂 大一
辽宁发电厂 大一
通辽发电总厂 大一
元宝山发电厂 大一
华鲁发电厂 大一
黄岛发电厂 大一
黄台火力发电厂 大一
龙口发电厂 大一
十里泉发电厂 大一
辛店发电厂 大一
石横发电厂 大一
漳泽发电厂 大一
秦岭发电厂 大一
上海吴泾热电厂 大一
闵行发电厂 大一
龚嘴水力发电总厂 大一
江油发电厂 大一
重庆发电厂 大一
大港发电厂 大一
军粮城发电厂 大一
滇南发电总厂 大一
鲁布革发电总厂 大一
台州发电厂 大一
新安江水力发电厂 大一
镇海发电厂 大一
沙溪口水力发电厂 大二
永安火电厂 大二
碧口水电厂 大二
西固热电厂 大二
盐锅峡水电厂 大二
新丰江水电厂 大二
大化电厂 大二
合山发电厂 大二
海口电厂 大二
安阳电厂 大二
鹤壁火力发电厂 大二
开封发电厂 大二
洛阳首阳山电厂 大二
新乡火电厂 大二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大二
哈尔滨热电厂 大二
佳木斯发电厂 大二
双鸭山发电厂 大二
新华发电厂 大二
东江水力发电厂 大二
风滩水力发电厂 大二
柘溪水电站 大二
耒阳电厂 大二
长春热电二厂 大二
浑江发电厂 大二
云峰发电厂 大二
南京热电厂 大二
天生港发电厂 大二
扬州发电厂 大二
贵溪发电厂 大二
九江发电厂 大二
南昌发电厂 大二
朝阳发电厂 大二
大连发电总厂 大二
阜新发电厂 大二
桓仁发电厂 大二
沈海热电厂 大二
太平湾发电厂 大二
包头第二热电厂 大二
包头第一热电厂 大二
丰镇发电厂 大二
大武口发电厂 大二
济宁发电厂 大二
莱芜发电厂 大二
霍州发电厂 大二
娘子关发电厂 大二
太原第二热电厂 大二
太原第一热电厂 大二
韩城发电厂 大二
闸北发电厂 大二
白马发电厂 大二
成都热电厂 大二
豆坝发电厂 大二
华蓥山发电厂 大二
映秀湾发电厂 大二
天津第一热电厂 大二
杨柳青发电厂 大二
红雁池发电厂 大二
玛纳斯发电厂 大二
以礼河发电厂 大二
紧水滩水力发电厂 大二
二、供电企业
北京供电公司 特大
天津市供电局 特大
兰州供电局 大一
广州供电局 大一
贵阳供电局 大一
邯郸电业局 大一
石家庄供电公司 大一
唐山供电公司 大一
郑州供电局 大一
哈尔滨电业局 大一
湖北省电力工业局超高压输变电局 大一
武汉供电局 大一
吉林电业局 大一
南京供电局 大一
苏州供电局 大一
无锡供电局 大一
徐州供电局 大一
大连电业局 大一
抚顺电业局 大一
沈阳电业局 大一
济南供电局 大一
淄博电业局 大一
西安供电局 大一
上海超高压输变电公司 大一
上海市南供电局 大一
上海市区供电局 大一
重庆电业局 大一
昆明供电局 大一
杭州市电力局 大一
合肥供电局 大二
淮南供电局 大二
福州供电局 大二
白银供电局 大二
佛山供电局 大二
江门供电局 大二
韶关供电局 大二
柳州供电局 大二
南宁供电局 大二
保定供电公司 大二
邢台供电公司 大二
张家口供电公司 大二
焦作供电局 大二
洛阳供电局 大二
南阳地区电业局 大二
平顶山供电局 大二
新乡供电局 大二
周口地区电业局 大二
大庆电业局 大二
佳木斯电业局 大二
齐齐哈尔电力局 大二
黄石供电局 大二
荆州地区电力局 大二
襄樊供电局 大二
孝感地区电力局 大二
宜昌地区电力局 大二
长沙电业局 大二
株洲电业局 大二
长春电业局 大二
常州供电局 大二
淮阴供电局 大二
南通供电局 大二
扬州供电局 大二
镇江供电局 大二
赣西供电局 大二
南昌供电局 大二
鞍山电业局 大二
本溪电业局 大二
两锦电业局 大二
营口电业局 大二
包头供电局 大二
银南供电局 大二
西宁供电局 大二
青岛电业局 大二
泰安电业局 大二
潍坊电业局 大二
烟台电业局 大二
晋东南供电公司 大二
太原供电局 大二
雁同电力公司 大二
宝鸡供电局 大二
渭南供电局 大二
咸阳供电局 大二
上海市东供电局 大二
成都供电局 大二
乐山供电局 大二
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大二
嘉兴电力局 大二
金华电业局 大二
宁波电业局 大二
三、电力修造企业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大一
兰州电力修造厂 大二
长春发电厂设备总厂 大二
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 大二
鞍山铁塔制造总厂 大二
夹江水工机械厂 大二
富春江水力发电厂 大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
1993年7月19日,国务院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归侨、侨眷的身份,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根据其所在工作单位、街道办事处或者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审核认定;必要时可以由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归国华侨联合会组织提供协助。
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抚养关系的其他亲属,其侨眷身份可以由公证机关出具抚养公证后审核认定。
第三条 华侨要求回国定居的,由本人向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经由其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市、县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核发回国定居证明。
第四条 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回国定居的华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安置。
第五条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归侨、侨眷可以依法组织其他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活动。
归侨、侨眷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以及按照其章程所进行的合法活动,受法律保护;其依法拥有的财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害。
第六条 国家对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采取适当措施给予扶持。
国家专项分配给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的资金和物资,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专项安排、专款专用。
第七条 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合法使用的国有土地、山林、滩涂、水面及其他自然资源,企业依法享有使用权,其合法权益及其拥有的生产资料、经营的作物、生产的产品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害。
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与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发生土地或者其他自然资源权属争议时,争议各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八条 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学校和医疗保健机构的,地方人民政府在教师、医务人员的配备、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国家在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扶助。
第九条 归侨、侨眷可以依法以各种形式投资兴办工商企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投资兴办工商企业,投资开发荒山、荒地、滩涂,或者从事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生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
归侨、侨眷接受境外亲友赠与的小型生产工具,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加工、维修的,以及经批准进口的优良种苗、种畜、种禽、种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归侨、侨眷在国内兴办公益事业,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接受境外亲友赠与的物资,直接用于公益事业的,由举办该项公益事业的组织提出申请,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享受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的待遇。
第十一条 国家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归侨、侨眷对其私有房屋,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二条 租赁归侨、侨眷的私有房屋,须由出租人和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并到房屋所在地的房产管理机关登记备案。租赁合同终止时,承租人应当将房屋退还出租人。
第十三条 国家建设依法征用土地,需要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拆迁单位必须持国家规定的批准文件、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向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提出拆迁申请,经批准并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拆迁。拆迁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补偿和妥善安置。
第十四条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报考义务教育后的各类学校,地方招生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照顾。
第十五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用职工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的,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扶持。
第十六条 归侨、侨眷可以申请自费出国学习。
归侨、侨眷具有大学或者大学以上学历申请自费出国学习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照顾。
第十七条 归侨、侨眷自费出国学习,本人属于在职职工的,自获准离境之日起,可以保留公职一年;属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其学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归侨、侨眷自费出国学习学成回国,要求国家安排工作的,可以于距毕业日期半年以前与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联系,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其工作安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人事部门按照同类同等学历的公派出国学习人员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侨汇是归侨、侨眷的合法收入,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并依法享受有关免税的待遇,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延迟支付、强行借贷或者非法冻结、没收。
第十九条 归侨、侨眷用侨汇购买和建设的住宅,其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归侨、侨眷使用侨汇建设住宅的,可以在建设用地、建筑材料、施工力量等方面给予照顾。
第二十条 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联系和往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限制和干涉。
归侨、侨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开拆、隐匿、毁弃、盗窃归侨、侨眷的邮件。归侨、侨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内件短少的,邮政部门应当依法赔偿或者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一条 归侨、侨眷因私事申请出境的,其所在工作单位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其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出境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偏僻、交通不便地区在六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在前款规定期间没有接到审批结果通知的,有权查询,受理部门应当作出答复;申请人认为不批准其出境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受理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和答复。
归侨、侨眷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境外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时,公安机关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优先办理。
第二十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归侨、侨眷职工和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其所在工作单位和有关部门不得因其正常出境探亲而作出损害其权益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归侨、侨眷职工申请出境定居的,其所在工作单位应当在该职工取得定居国(地区)入境签证后,为其办理离职手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离职金。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后,应当每年向原工作单位提供一份由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出具的或者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经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认证的本人生存证明,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继续发放。
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所列职工的工作单位和有关部门不得因其正常出境定居而作出损害其权益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归侨、侨眷职工和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的出境探亲、定居待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待遇,结合本地区情况作出规定。
第二十五条 归侨、侨眷经批准出境探亲或者定居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兑换一定数额的外汇;出境定居的,其离职金、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等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兑换外汇汇出或者携带出境。
第二十六条 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国际惯例,保护归侨、侨眷在境外的正当权益。
归侨、侨眷需要在境外处分财产或者接受遗产、遗赠、赠与的,有关部门和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应当提供协助,必要时可以接受委托代办有关事宜。
归侨、侨眷在国外有养老金、退休金、抚恤金等需要领取的,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应当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并接受委托代领代转有关款项。
归侨、侨眷将其在境外的财产调入国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其财产转换成外汇调入国内的,依法享受有关免税的待遇。
第二十七条 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归侨、侨眷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损害归侨、侨眷权益的,由其所在工作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本办法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